生 活 老汪和Jenny合作建立动物救助基地,最初是因为爱心。“看到这些小可怜很瘦,没有饭吃,便想救它,给它找领养的家庭。” 老汪和Jenny合作建立动物救助基地,最初因为是因为爱心。“看到这些小可怜很瘦,没有饭吃,便想救它,给它找领养的家庭。” -01- 被丢弃的小奶狗 2020年春天,老汪和Jenny的动物救助基地门口,突然被扔了好几窝小奶狗。 老汪经历过不止一次,早晨出门遛狗,门一打开,一窝小奶狗被放在纸箱里。扔狗的人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着他。 老汪、Jenny - 动物救助基地负责人 经常有人将小狗遗弃在救助基地门口 自从老汪和Jenny的流浪动物救助基地搬到崇明乡下,半年来几经磨难,维持了正常运转。几十条小狗一来,基地根本无法消化。 他算了一笔账,一只小狗从抚养到顺利领养,大概七个月,平均下来救助一条狗需要4000元。 一只小狗从抚养到顺利领养, 大概七个月,平均下来救助一条狗需要4000元 但他仍然没法眼睁睁看着这些被丢在门口的小狗流浪逃窜。Jenny与老汪、以及老汪的妻女和爱犬哈利,沿着河道旁边的树丛矮草,寻找了整整3天,终于把躲在泥巴洞里的小狗一只不剩地抓了回来。 每一只小狗身上全部是蜱虫,瑟瑟发抖。把他们抓回来喂养、护理、放在怀里整日地抱着,让他们不那么怕人,终于全部被成功领养。 被丢弃的小狗四处逃窜, 找了整整3天才把小狗一只不剩地抓了回来 流浪狗小萝卜头患佝偻病,并对宠物补钙剂过敏 无奈之下老汪贡献了自己的钙片 -02- 从宝山到崇明 老汪和Jenny有着很成熟的救助和领养经验,已经救助近300条流浪狗。到达70%以上的领养率。而他们的基地仅仅只是运营了三年。 崇明基地的前身在上海宝山。Jenny做家庭寄养出身,2016年底,她在家里养了20多条流浪狗,遭到投诉,被勒令处理掉这些狗。她打电话向老汪求助。老汪看着手足无措的Jenny和那些可怜的狗。直接说:“我来投资你吧,我们建一个救助基地。” 老汪和Jenny有着很成熟的救助和领养经验, 运营三年,救助近300条流浪狗并到达70%以上的领养率 两人没有任何经验,摸着石头过河。于是有了宝山的救助基地,然而用老汪的话来说,那里可是“一塌糊涂“。 基地没有排水系统,无法冲洗地面。七八十条狗养在笼子里面,就是七八十只笼子。Jenny每天把托盘拿到水池里,处理粪便,清洗托盘。既忙不过来,也洗不干净。整个基地又脏又臭。同时也会干扰到四周的上班族。 给老汪致命打击的是2019年夏天的台风,雨水倒灌进房间里,所有的笼子都被淹在水里。 台风过境以后,老汪开着车,在崇明寻找了几个月。他要重新去建立一个合法合理的基地。 在崇明寻找了几个月后 老汪终于找到了新的救助基地 老汪每天早晨都要回看监控 检查狗狗们有无异常状况 -03- 崇明的新天地 现有的崇明基地,经过老汪的独特设计,所有基建都经过了精心考量,改善了以往的问题。搬进来以后,两人分工合作,老汪负责基建增设、设备的维护修缮,Jenny便去处理动物日常护理问题和领养。 为了这些狗,两个人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基地中。每日繁忙中,最快乐的时间便是每天的下午,处理完所有的日常事务,两人在院子中闲聊,Jenny坐着休息,老汪便逗逗狗,看着这一院子活泼健康的狗,便会觉得满足。 老汪和Jenny分工明确, Jenny处理日常护理和领养,老汪负责维护修缮 老汪笑称自己从西装革履变成了电焊工 繁忙过后,最快乐的时光是每天的下午 看着这一院子活泼健康的狗,老汪便会觉得满足 然而麻烦事仍然会找上门,他们在崇明的第一个春天,便遇上了被丢弃的小奶狗。每年春天是狗的繁殖季节,农村人没有为狗绝育的意识,新生小狗要么丢到河里直接淹死,要么扔到野外,让他们四处流浪,成为城市里的野狗。 老汪是未雨绸缪的人,他深知自己救狗的速度,跟不上狗繁殖的速度。最好的办法是不厌其烦地向村民传递给狗绝育的观念。 老汪和Jenny曾救助一只被虐待, 重度烫伤的小狗考拉 老汪深知自己救狗的速度,跟不上繁殖的速度 传递给猫狗绝育的观念才是最重要的 前不久,一位村民找到Jenny,希望领养一只小奶狗。在Jenny的反复劝说之下,对方领养了一只已经绝育的成年狗,并很快适应,拍下狗在家里玩耍的视频,欣喜地分享给Jenny。 Jenny很欣慰,在日复一日的救助事务中,村民的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产生了改变。这样,好像离“天下再无流浪猫狗”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Jenny希望“天下再无流浪猫狗”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