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洲草原上的霸主,很多人会想到狮子、花豹和猎豹。但其实,说到捕猎的效率,它们都不如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非洲野狗。虽然它名字里带“狗”,还会被叫作非洲野狼或“彩绘狼”,但其实非洲野狗并不是狗,也不是狼,而是一个独特的物种。近年来,随着非洲大陆人与动物冲突的加剧,非洲野狗数量急剧减少,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动物。 “名不符实”,非洲野狗其实并非狗 非洲野狗。 非洲野狗是犬科动物,它的拉丁学名为Lycaon pictus,意为“彩绘狼”,但其实它既不是狗也不是狼。早在几百万年前,非洲野狗的祖先就在进化中与狗的祖先“分道扬镳”,它们是犬科下独立的一个物种。 之所以被称为“彩绘狼”或“彩绘狗”,主要源于它们斑驳的皮毛,由棕色、黑色、白色、红色和黄色等不同颜色构成。而且像人类的指纹一样,每条非洲野狗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皮毛图案。它们的尾巴末端有一簇白毛,有助于在捕猎快速奔跑的过程中让同伴辨识自己。 非洲野狗尾巴末端为白色,耳朵又大又圆,听觉灵敏。 非洲野狗的耳朵又大又圆,特别有辨识度。它们圆圆的耳朵可不是为了卖萌,而是像卫星接收器,能接收不同方向的声音。即使在睡着的情况下,它们的耳朵也会不停地动,监测潜在的危险或附近的猎物。 各司其职,形成有爱的大家庭 非洲野狗是群居动物,它们一起狩猎,一起养育后代,保证种群的繁衍生息。通常二三十条非洲野狗会形成一个“小团队”,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其中会有一对“首领夫妇”,负责繁衍后代,其他团队成员则扮演着“保姆”“医生”和“警卫”等多种角色。 种群中的大狗正反刍食物给小狗吃。 非洲野狗的幼崽出生后,在负责狩猎的成员出去捕食时,会有专门的“保姆”野狗守在洞穴附近,照顾小狗。狩猎成员回来后,会将大块的肉吐出来喂给小狗和“保姆”吃。小狗发出哀求食物的声音,会进一步刺激大狗喂食。研究发现,如果有成员生病或受伤,一些非洲野狗会成为“医生”,不停地帮它们舔伤口,加快伤口的愈合。“医生”野狗还会帮助受伤的野狗进食。 团队作战,捕猎成功率超过狮子 非洲野狗是捕猎成功率最高的食肉动物之一。靠着团队合作,它们的捕猎成功率高达80%。而相比之下,“草原之王”狮子的捕猎成功率只有10%。非洲野狗捕猎频率也很高,每天基本都会在清晨和傍晚分别捕猎一次。由于不像猫科动物那样有锋利的爪子,非洲野狗捕猎主要靠坚持不懈地追逐猎物,消耗猎物体力。等猎物筋疲力尽时,非洲野狗就会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一拥而上杀死猎物。 非洲野狗能以每小时50到60公里的速度奔跑长达一个小时来追逐猎物。 为了防止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前来抢食,非洲野狗会以最快的速度把肉吃完。毕竟,吃肉不完全是为了自己,吃下去的肉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要带回洞穴,喂养幼崽的。 濒危动物,未来需要你我共同守护 尽管捕猎成功率很高,但由于种种原因,非洲野狗已经成为全球最濒危的大型食肉动物之一。100年前,非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分布着非洲野狗,总数约50万只。而如今,非洲野狗数量急剧下滑至不到7000只,且这一数字仍在下降。它们分布的区域也急速收缩,非洲西部的非洲野狗已经灭绝,现在它们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和非洲东部的部分地区。 非洲野狗面临生存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活动的增加不断侵蚀非洲野狗栖息地,导致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些当地村民担心非洲野狗会危害牲畜,所以想尽各种办法消灭它们。此外,接近人类活动区域也会让非洲野狗感染犬瘟热、炭疽病和狂犬病等传染病,威胁到整个种群的生存。而在自然界,狮子、斑鬣狗等大型食肉动物也会抢夺非洲野狗的猎物,斑鬣狗甚至会故意杀死非洲野狗幼崽。 一群非洲野狗幼崽在窝外面嬉戏。非洲野狗倾向于在不起眼、甚至破败的地方建窝生崽,以确保没有狮子等其他食肉动物对幼崽造成威胁。 近年来,非洲各国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和公益组织纷纷采取行动,通过增加非洲野狗栖息地、执行反盗猎巡逻等举措来保护非洲野狗。但目前看来,非洲野狗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非洲野狗未来的命运,更多地掌握在人类的手中。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高俊雅) 【编辑:戴容】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